对于核电,要安全第一、稳妥推进,适当放慢利用小时数已大幅下降地区的核电建设步伐。
王秉军说,保障收购时间定得偏高,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,各地用电负荷增长乏力、电力装机总体过剩,电网公司完成保障收购时间都难,哪还有市场交易的空间?建议有关部门逐步减少对发电企业运行、电价的行政干预,以增强电力的商品属性,逐步建立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有企业负责人指出,发电主体多元化,是促进市场竞争、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保障。

交易电价最初是每千瓦时优惠0.03元,今年已经扩大到0.0693元,算下来全年可节支1000多万元。为此,他们希望国家能加快电改步伐,以使电力市场更充分地竞争,使电价更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。一位发电企业的营销部负责人说,虽然有成本优势的发电企业提出更低的报价,但是超出浮动下限是不允许的,毕竟当前要考虑多数发电企业的承受力和积极性。交易向蒙西电网所有符合产业、环保政策的公用火电机组开放,风电场自愿参与,目前光伏电站参与交易的方案还在研究。与此同时,工业占内蒙古生产总值的近50%,稳工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。
部分没有自备电厂的企业负责人反映,目前的电费里,包含了较多的基金、附加等费用,在蒙西地区已占到企业用电成本的15%左右。例如,多边交易电价仍是在国家规定的标杆价格基础上浮动,幅度也不能超出政策区间。坚持干流开发优先、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,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,严格控制中小流域、中小水电开发。
应用推广一批相对成熟、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,尽快实现产业化。二是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。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,成熟后全面推广。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,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。
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/千瓦时,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/千瓦时。此外,《规划》将鼓励多元化能源利用,因地制宜试点示范。

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、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,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,有序开发风电光电。2020年,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.1亿千瓦以上,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。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,达到1.1亿千瓦以上,占比超过5%。按照分散开发、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。
四是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。筹划外送通道,增强资源配置能力。十三五期间将立足大气污染防治,以电能替代散烧煤、燃油为抓手,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,加快充电设施建设,推进集中供热,逐步替代燃煤小锅炉,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,鼓励能源就近高效利用。此外,在规划中对十三五期间,将坚持开放包容、分类施策、合作共赢原则,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重点推进电力装备、技术、标准和工程服务国际合作也作了部署。
优化电网结构,提高系统安全水平。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。

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.8-7.2万亿千瓦时,年均增长3.6-4.8%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,年均增长5.5%。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交易市场,研究风险对冲机制。
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,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%。十三五期间,全国气电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,2020年达到1.1亿千瓦以上,其中热电冷多联供1500万千瓦。2018年底前,启动现货交易试点。人均装机突破1.4千瓦,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,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。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但核心技术受限的关键技术。《规划》从供应能力、电源结构、电网发展、综合调节能力、节能减排、民生用电保障、科技装备发展、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:1、供应能力方面。
加大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力度,基本建成城乡统筹、安全可靠、经济高效、技术先进、环境友好、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,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,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,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。合理控制煤电基地建设进度,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热电联产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。
同时,实施好光伏扶贫政策,建立长期可靠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和扶贫收益分配管理制度,切实实现精准扶贫、有效扶贫。积极促进煤电转型升级。
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%左右的要求,到2020年,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.7亿千瓦左右,比2015年增加2.5亿千瓦左右,占比约39%,提高4个百分点,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%。第四,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,大力推进分布式气电建设。
电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。按照存量优先的原则,依托电力外送通道,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。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,占比降至约55%。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,提高电网运行效率。
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,积极参与自主创新。另外,因地制宜,结合资源特点,鼓励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在贫困地区建设电力项目,并将贫困地区的电力项目优先纳入电力规划。
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.2万公里,变电容量9.2亿千伏安。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,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,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,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。
11月7日上午10点,国家能源局召开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》新闻发布会。升级改造配电网,推进智能电网建设。
电网主网架进一步优化,省间联络线进一步加强。《规划》中对大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、光伏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、海上智能风电机组推广应用、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、多端柔性直流等技术研发应用均有部署。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6.5%以内。2020年前逐步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。
组建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,建立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规则,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。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和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参加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》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到2020年,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。2017年底前,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,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。
合理布局能源富集地区外送,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,新增规模1.3亿千瓦,达到2.7亿千瓦左右。在坚持生态优先和移民妥善安置前提下,积极开发水电。